来源:哈哈电影网人气:23更新:2024-03-27 16:45:03
我第一次接触新武侠文学……是“新武侠文学”,不是金庸、古龙那种,而是行文和思想更贴近现代人的武侠文学。我接触这类新武侠文学的第一部作品是温瑞安写的《七大寇》,第一次接触温氏武侠里的人物即七大寇里的沈虎禅、唐宝牛与方恨少,还有女侠温柔等。
以前我说温瑞安这个人很有意思,他过去出版的武侠小说每个章节最后都有一段日记,写的是某年某月某日与某某人吃饭唱歌,再有些简单感想。另外就是他还有自己的“写真”——一身邵氏武侠片里的大侠装束,再不然就是赤着上身摆拍。
所以我觉得这就是功夫,或者说武侠的发烧友。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没搞清楚温瑞安到底会不会武功,不过三拳两脚的架势肯定是会一些的。他还是我见过的第一个把自己也写进小说里的作家。总之那时看温瑞安的小说一定要做好“把英雄归入尘埃”的心理准备。在他的故事里,什么样的英雄大侠美女剑客都脱不开人间烟火气,买东西会讨价还价,房租到期也会发愁,和别人谈恋爱也要提前刷牙洗脸严防死守口臭眼屎……总之,人间的侠客们在温瑞安的塑造下成了不那么高不可攀的人物。
这种在当时算比较新颖的贴近现实的人物塑造让我忽略了他书中武侠部分的描写。不夸张地说,几十年过去了,他小说里那些人物,包括四大名捕、诸葛神侯还有元十三限等等究竟是如何运招的我是一点画面感都没有。后来电影版和电视剧版《四大名捕》我都看了,离我想象的也相去甚远。不过我也说过,我不是原著党。
直到看了徐浩峰的武侠电影,我忽然发现:
原来这是一种不一样的武侠,也是最贴近真实但其显然并不带有褒义的武侠。
它像极了我第一次接触温瑞安小说时以为的真实环境。
1
说实话,那年《师父》最火的时候经典的巷战戏被一群人拿到网上吹捧,不是编段子,我认识的一个编剧小哥就跟我表达过对徐浩峰的崇拜,他还说起自己在家写武侠片剧本遇到的“创作瓶颈”,他说:
“每每写到两位高手过招时,我就在脑中幻想那场面,还比画着动作,但最后我编不下去了……因为我没学过功夫,对武侠真的没概念。”
应该说他是个诚实的人,他承认自己没学过。所以他很喜欢徐浩峰的《师父》,他认为那就是他脑补的武侠。
在此之前,我没有看过任何一部徐浩峰的作品。我承认对于武侠片和功夫片的选择上,我首选的还是金庸、古龙,还有洪金宝和成龙。要么就天马行空,要么就打得漂亮。所以徐浩峰的《师父》给我的感觉就很奇怪——
我没看出来这是一种怎样的武侠动作,我甚至脑补不出来高手过招时两人的情境,只是看到主角们就一两个明显不发力的动作接着就是其中一人倒下了……
2016年看的《师父》,距今也很多年了。当年那位编剧小哥也泯然于众人。倒是徐浩峰和他的电影给我的印象颇深。随后我又看了《箭士柳白猿》与《倭寇的踪迹》等。大致感觉都差不多,对于一些武打戏份还是实话实说,总有种真人定格动画的感觉。
期间“内娱”(我认为传武也算“娱”)发生了一些关于传武的趣事,一个是闫芳的太极,一个是雷雷的“巧不飞”,再一个就是重量级的马保国不讹人。
这三件事曾让许多武侠迷无语,甚至由“兔”转“神”,自此攻击一切和传统文化有关的事物。然而接下来的操作让他们彻底崩溃:
除了闫芳稍微消停之后,雷雷继续在各处迎战“高手”,这种村斗显然宣告了把戏被揭穿后彻底的摆烂。接着就是马保国消失后的高调登场,至今大家都时不时地能得知他老人家的消息。更有甚者,马保国后来还收了一位女徒弟,在某场活动上打出了一套“闪电五连鞭”……
尽管在这期间很多媒体一直呼吁民间或半官方性质的武术协会出面拨乱反正,但结果往往不是视而不见就是视而不见,更有甚者还继续召开一些类似武侠小说里才有的门派大会,经过商业包装后场面一度十分壮观,但真到了比武环节时所有人又都沉默了:
和武侠片里的天马行空不同,在现场对弈的两人无论刚开始如何白鹤亮翅,打到最后还是王八拳或大摆拳……打得毫无礼数且毫无尊严。
和徐浩峰的武侠一样,这些人的“文戏”永远比武戏精彩。
这就让我心中有了一个可怕的假设——
传武,或者说中国功夫,究竟是否存在?
2
徐浩峰在作品《逝去的武林》中描述了一些玄而又玄的过往人物,但要注意的是,这部《逝去的武林》是纪实文学。它不是纯杜撰类小说,具备一定真实性。因此我无法理解书中那种显然不归牛顿物理定律约束的奇人轶事。
简单地说,徐浩峰可能认为这一切都是真的。并试图把这种真实存在的事物通过电影还原。但他不懂格斗也不愿意向“鸳鸯蝴蝶派”即吊威亚们妥协,于是造成了他的电影作品里一些很诡异的动作设计——
你永远不知道为什么几个简单的既没有反关节受制也没有力学原理的动作出现,对方怎么就一下“瘫了”?
其实归根溯源,还是“迷信”的力量作祟,迷信传武及传武史上塑造的神话,包括民族英雄大败八国高手等。并在此基础上演义强化了徐浩峰概念中的武侠。
《师父》当年上映前后宣发也是做足阵势的,在一些宣传文章里摆明了很多片中出现的武器以及渊源特点。首先应该承认,宣传工夫远比电影里的功夫做得足,其次我坚持我的观点:
观众要意识到无论什么样的功夫,在演义中都有夸张和艺术加工的成分。在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某年某地召开的武术比赛,主办方决定让参赛选手们选择对砍——当然戴上护具使用非金属类刀具,结果让人很意外。
所有选手最后都选择了最原始的当头棒喝,“刀”劈对手的天灵盖,因为这样能最直接地让对方头晕目眩暂时失去战斗力。接着评委和观众就看到两个人拿着棍子跳起来打,那当真是拼了命地互相伤害,在失去了原本表演式的竞技性质后,竟意外展现出冷兵器时代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搏击姿态。同时双方通常在互相“砍”过不超过十分钟左右就精疲力尽。
因为种种原因,这场比赛的结果被极力淡化。不过看过比赛的人多少都明白一些道理:
艺术归艺术,实战归实战。
拳脚也一样。古今中外很多动作片里都有一个大个子和男主PK,最后都被技艺精湛的男主当场KO,以此展现技击和主角光环的重要性。但在现实比赛中,“身大力不亏”永远是真理。相对于影视艺术的渲染,自由搏击和摔跤中那些身高体重动辄异于常人的选手才是获胜的一方。
说到这里必须澄清我的立场:
对任何武术和技艺不存在“黑化”,而是不神化。比如你可以看到成龙在家具城里永远打高端局,李连杰对任何人都能形成碾压。“常威”在电影里说他不会武功,但邹兆龙本人接受采访时说“我从来不打架,因为打输住院,打赢坐牢……”
一言蔽之,看热闹可以,不要真信了镜头里的艺术。
遗憾的是,在马保国等内“娱”后,某些传武人又开始碰瓷散打,说散打便是源于传武。更有人拿徐浩峰的电影说事,说这就是传武最真实的模样……
3
传武能不能打?这不是一个玄学问题。
1953年,澳门举办了一场两大太极宗师的比赛,参赛双方分别是吴公仪和陈克夫,尤其是吴公仪曾是黄埔军校的武术教头。网上有两人的比武录像。如果你也看过这场比赛,大概心里也会对传武印象大失所望。
“造神”运动历来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耀眼的壮举,大到幸福度,小到武力值。
我记得80年代有一部军教片一本正经地介绍了某某人是“海灯法师”的弟子,如今(电影)在某部担任教官云云。直到本世纪2010年代后,“海灯”神话被戳破,年轻一代的人看着影像记录中那个只是略有些灵活的老人被一群人捧得煞有介事时,我又想到了徐浩峰电影里的那些一招一式。
只是在当年,传武都是不容蔑视的存在。如有丝毫质疑,那大概就是汉奸国贼之流了。
直到现在也是如此。
如“这些败类不能代表传武”,“真正的传武是杀人技,轻易展示不得”等,对此我只能摸着鼻子苦笑:
这是与鬼神之说一样存在的问题,即大侠们如何在国难时纷纷隐世独居?
什么?抗日奇侠燕双鹰?不好意思,那还是文艺作品。
《精武英雄》里陈真对别人说“击倒对方最好的方式就是用枪”,这也道尽了一个最质朴的道理:
火器时代,七步之外,枪快。七步之内,枪又准又快。
筋骨锻炼,养生续命才是体育竞技的根本。你说打架这事谁最狠?自然是拿枪的人最狠。
说回徐浩峰的武侠和当年追捧《师父》的观众,在这些年里如果看到传武界的那些折腾后是否还会对传武有蜜汁崇拜?是否会认真捧读一些历史记载中简单一句“穷文富武”背后的生产力依据?是否会把影视艺术和现实分别看待?
不要问我信不信传武神话中追忆的奇人奇事,我相信的只有科学。
我不相信在那个人均吃不饱的年代竟隐藏着那么多飞檐走壁力大无穷的高手,也不相信一个真的已经发达富足开放式的国家里还有那么多人相信“用极小的代价便能成为一代宗师”。不只是功夫,还有各种“神话”,如“区块链”“元宇宙”和“互联网+”。
但人们偏偏就喜欢“造神”。
这比徐浩峰的武侠还不靠谱。
Copyright © 2019-2024 · 哈哈电影网 www.hhdyw.com